商圈簡介
他里霧文化園區原為斗南車站,斗南車站於民國三十四年改建完成,是日本人在台建造最後一座車站,曾經是雲林縣內最新穎現代化的車站,但因時代與環境的變遷,斗南車站的需求逐漸式微,斗南鐵道倉庫更是因交通中心移轉而閒置多年,後經過縣府的規劃,投入改建後目前已改頭換面,原本廢棄的倉庫打造成他里霧生活美學館、他里霧繪本館、68電影館、他里霧漫畫館等,讓來到這裡的民眾驚豔,也成為雲林重要的教育基地及文化生活園區。
什麼是「他里霧」:他里霧為斗南的舊名,由平埔族的台灣原住民洪雅族的他里霧社社名音譯而來。他里霧在平埔族語為蒼莽草園的意思。
人文特色
本鎮 原稱「他里霧」係平埔族的社名而來,據荷蘭佔台文獻記載,平埔族在雲林地方設有五社,其中他里霧社就是本鎮舊社里,猴悶社是現在本鎮將軍里溫厝角,本鎮早自明朝鄭成功開台就已開始,清朝統治後漢水陸續移居,乾隆年間逐年市街。是雲林地方最早開發地方。清康熙四十九年周元文重修台灣府志中已有「他里霧社」的記載。至康熙五十六年諸羅縣志人有記載「諸羅十七莊」之一,並有他里霧街之稱。光緒十二年雲林縣建置以前隸屬諸羅縣一保,改屬雲林縣後為十六保之一,轄本鎮及古坑鄉湳仔、麻園、虎尾鎮惠來厝過溪仔,大埤鄉埔羌崙等計五十八庄。
日據時代初置他里霧支廳,至民前十五年六月政府公佈街庄長設置規定,本鎮及虎尾鎮惠來厝、過溪仔等地區劃分為他里霧、林子、大東、隸屬斗六廳,各區置庄長處理基層行政事務,至民國前三年十月,地方制度修改,廢斗六廳,改屬嘉義廳。民前二年二月一日管制改正,他里霧、林子、大東三區合併改稱他里霧區,任命區長設區長役場於他里霧。
迨民國九年十月一日地方制度再度改正將「他里霧」改稱「斗南」並將過溪仔、惠來厝,劃入虎尾鎮行政區域。本鎮現在區域改為「斗南庄」隸屬台南州斗六郡轄。民國廿九年六月十七日升格為街,設斗南街役場。民國卅四年八月十五日日本投降,同年十月廿五日台灣光復,卅五年一月十一日成立斗南鎮公所,置鎮長綜理鎮務,卅九年十月廿五日本省行政區域調整改屬雲林縣。
交通狀況
斗南鎮地處雲林縣交通中心,有國道高速公路斗南交流道,省公路台一線、台一甲線、鐵路局縱貫線暢通南北,又有雲159、159甲線穿梭東西,連貫沿海與山區鄉鎮,為配合沿海六輕、離島工業區之開發,興建東西向古坑至台西快速道路(台78線),交通更將便捷,堪稱全縣交通重鎮。另外,鐵路縱貫線高級列車之停靠,對外交通提供便捷服務。